為什么霸權社放棄了《進擊的巨人》 動畫《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在被宏大的戰爭場面吸引的同時,觀眾們也注意到了畫風的差別。這都是因為更換了制作公司,做完了前三季的“霸權社”WIT STUDIO沒有繼續制作最終季,而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MAPPA的頭上。一時間網上議論紛紛,最常見的話題就是“為什么《進擊的巨人》要在最后一季,突然更換制作公司?” “《進擊的巨人》不賺錢”也許不是主流觀點,但是在彈幕、論壇、和各種評論區里都不乏這樣的說法。其實《巨人》到底賺不賺錢的我們不能只看表面,人氣下滑、銷量減少雖然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但對于整個項目的影響有多大呢?這些具體的內容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官方公開的數據來進行分析。 這兩張餅狀圖來自WIT STUDIO的母公司IG port,是2018和2019年的決算說明資料中公開的“按標題區分的版權總收益”。因為決算期到5月31日截止,所以2020年的還沒有匯總出來,不過只看前兩年也足以說明問題了。 2018年《魔法使的新娘》作為戰略級企劃備受重視,它也的確不負眾望,以高達40%的版權收入占比碾壓了當年IG port家的所有項目,這種就屬于沒什么爭議的“賺錢的作品”。但《進擊的巨人》好歹也是屈居第二,總不能說這就不賺錢了吧。 《進擊的巨人》光碟銷量雖然是下滑了,但我們能從《魔法使的新娘》的附表中,看出一部動畫的版權收益的基本構成。版權收益的大頭是海外販售和網絡配信,分別占到了67.3%和11.0%。BD銷量只占版權收益的7%,所以拿BD銷量大幅下滑的邏輯去說巨人不賺錢,其實也是說不通的。 2019年《魔法使的新娘》動畫完結之后,《巨人》也算得上IG port所有項目中的中流砥柱了,15%的版權銷售額占比,成為了當年的首位。為此,IG port還擬定了關于《巨人》的長期企劃,準備繼續跟講談社還有NTT兩家公司挖掘其商業價值,一起往VR和5G化方向發展,計劃順利的話《巨人》會成為這幾家公司進軍新時代的“第一槍”。 可能有觀眾不是從整個項目的角度去理解的這個問題,單純指的是WIT按照現在的平均動畫制作費,去制作《進擊的巨人》這種高標準、高質量的作品是虧錢的。這個結論本身沒有錯誤,連IG port公開的財報都顯示的動畫制作部門已經連續虧損好多年了,每年都要拿版權收益來填補虧空。 但僅僅分析動畫制作公司的盈虧的話,《巨人》從第二季、三季開始就已經在虧錢做了,這并不能成為更換制作公司的直接理由。況且用這種狹隘的視角去分析問題的出發點本身也是不可取的,動畫作為綜合盈利型的企劃,必須從版權總收益的角度去分析是否賺錢。 另外,還有一部分觀眾懂得多一些,知道出版費全都被講談社拿走了,漫畫賺到的錢一毛也不會給動畫制作公司。但“出版費”和“版權費”本身就是分開計算的,上文的圖表分析的都只是版權費,光是動畫版權的收益就已經是賺錢的了。講談社漫畫賣得好,IG port頂多是眼紅一下,實際收益并不會受其影響的。 想拿到出版費,就要做原創企劃,并且由IG旗下的出版公司發行,這是收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徑。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明白為什么說《魔法使的新娘》是戰略級的作品了吧,因為它就符合了IG port自家發行漫畫、并且負責制作動畫這兩個要點,換句話說就是掌握了全部的著作權。 話說回來,不繼續做《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的WIT STUDIO,到底做什么去了呢?霸權社嘔心瀝血,十周年紀念之作—國王排名,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2007年日歷詳解2... <詳情>
精衛填海打1生肖會是... <詳情>
課外書摘抄的魅力與精...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