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三種典型特征普遍性 ????? 拖延癥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根據每個人的表現程度不一。很多人認為一些拖延的小毛病影響并不大,實際上其行為影響反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遇到重要決策拖延,處理危機拖延,解決問題拖延,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為任何事情采取拖延的態度,不及時果斷解決,導致問題積重難返。 ????? 習慣性 ????? 患有拖延癥的人,一般體現在日常大小事情上,形成一種牢固的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而拖延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改變,就算想要改變也是較為長期的過程。事實上,有拖延癥的人當中,大多數都希望戒除這種習慣,卻沒能成功,因為這種習慣已在這類人的潛意識中根深蒂固。心理學家派希爾說:“習慣會變成無意識的大腦運作過程。如果長時間拖延,人們便會從根本上習慣性地保持這種狀態。”拖延癥與人們的一種僥幸心理習慣有密切關系。面對生活工作中的麻煩和問題,人們往往會想,拖延一下,也許麻煩和問題會消失,至少會減小。事實上,麻煩和問題不會因為人們回避它而消失,反而會變得更嚴重。麻煩和問題更嚴重,又更想回避,更想拖延,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的情形。 ????? 危害性 ????? 拖延癥的危害是廣泛而嚴重的。在拖延中,人們所面對的事情、問題、麻煩不會減少、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多、更嚴重,越是拖延,內心越是緊張焦躁,越往后心理壓力越大,到了不得不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時候,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中,思維和行為效率都極低,事情結果很糟糕。拖延行為會使得人們浪費時間和精力,難以達到生活工作的預期目的,遭受生活工作中的種種損失。在拖延中焦慮,在焦慮中又拖延,如此惡性循環,生活不順利,工作低效率,最終一事無成。 拖延癥的常見生活表現1.非常愛睡賴床,起床的時間很晚,甚至不管哪個時間,只要安靜下來就可以睡著; 2.為了養成按時起床的習慣,會設定多個鬧鐘,但一定會等到最后一個鬧鐘響起來告訴自己要起床,甚至會干脆放棄早起念頭,心里默默下決心明天再改掉賴床習慣,又昏昏睡去; 3.睡前一直玩手機,往往一定要到眼睛發酸,頭暈,才不舍地放下,甚至都不記得是怎么睡著的,直到第二天起來發現手機掉落在床頭; 4.經常會錯過計劃睡覺的時間點,然后又不斷告誡自己要早睡,只不過到了第二天仍然一樣晚睡,甚至更晚; 5.下決心要減肥,但是計劃拖了一天又一天也沒有開始,或是堅持不了,看到美食就淪陷了; 6.玩游戲時,總說“再玩一盤就不玩了”,但結果往往是一盤之后又來一盤; 7.約會的時候,總是不能準點到達,只有遲到多與少的區別; 8.明明知道事前應該準備些什么,但是總是做不到準備充足,結果一般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硬著頭皮做,想著差不多就行了; 9.做事的時候一般要等到整點才開始,如九點、九點半、十點……通常拖到下一個整點也不見得會開始; 10.本來計劃好了做一件事情,但是也容易被其他的小事情給分散注意力,先泡杯咖啡,或玩會兒手機,覺得拖小半會兒問題不大; 11.通常自己的房間都是亂糟糟的,不會有時間去收拾; 12.經常會在事后感到后悔,覺得自己要是早一點動手,做事時緊迫些就好了,但到了下次也是改正不過來。 |
2007年日歷詳解2... <詳情>
精衛填海打1生肖會是... <詳情>
課外書摘抄的魅力與精...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