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快。因為光是由光子構成的,光子頻率高,過去光到到底是波還是物質一直存在爭議,現在準確來說光不是波,而是一束超高頻粒子流。而且傳播不受介質限制,真空中光速是最快的,但在水中和玻璃中傳播速度會減慢。聲波屬于機械能產生的波頻,靠振動產生聲音,聲音的傳播需要空氣、固、流體等物質作為介質,而且聲波頻率遠遠達不到光子的運動頻率。 光速并不總是比聲速快,這取決與介質條件。有實驗將光速減為17米/秒,低于這種介質下的聲速。一般來說光速是不可逾越的。光具有波粒二相性。也就是說光既是能量(波動性),也是物質(粒子性),所以這種能量可以在真空中傳遞而不需要載體,光速是不可逾越的。 聲音是一種能量,依靠物質的震動來傳播(能量擴散),其速度取決于載體的性質。既然需要載體才能傳播,那么它的傳播速度受載體性質的限制當然要遠遠低于不需要載體就能傳播的光速。光速不可逾越,但并不是說沒有物體的速度超過光速,不排除有物質原本就超過光速,但是低于光速的物質不可能通過加速而超過光速。因為速度越大,質量越大,但速度接近光速,質量就趨近于無窮大。 聲速與光速區別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古老的物理常量之一。伽利略曾經建議,使光行一段7.5千米的路程以測定其速度,但因所用的設備不完善而未成功。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邁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速測量方法——利用木星衛星的成蝕。惠更斯根據羅邁提出的數據和地球的半徑,第一次計算出了光的傳播速度約為200000千米/秒;1728年,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德雷得出光速為310000千米/秒。 1849年,法國人菲索測得光速是315000千米/秒;1850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測出光速是298000千米/秒;1874年,考爾紐測得光速為299990千米/秒。接下來以光速測定為終身目標的是邁克耳孫邁克耳孫1873年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并留校教物理和化學。大約在5年后,開始進行光速的測量工作,隨后游學歐洲,在德國和法國學習光學。回國后離開海軍成為凱斯學院物理學教授。 |
在當今社會,隨著金融... <詳情>
探秘全能藝人吉杰:從... <詳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