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是中國民用航空的中文簡稱,英文簡稱CAAC。民航是中國國內航空公司的一個統稱。經營中國絕大部分國際航線和國內主要干線業務,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國際國內航空運輸網絡。公司正式成立于1988年7月1日,現為中國國際航空集團(1993年12月成立)的核心企業。現經營國際和地區航線48條,國內航線83條。 “國有航空公司”有;南方航空(集團)公司、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西北航空公司、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中國新華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長城航空公司、武漢航空公司、貴州航空公司、長安航空公司、中航浙江航空公司、福建航空公司、山西省航空公司、荊門聯合通用航空公司、貴州雙陽通用航空公司、中飛通用航空公司、中國海洋直升機專業公司、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等。 “民營航空公司”有;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奧凱航空公等。機票的購買,國航的話是歸國家調控的,價格的話是會高于民航,民航的話由于是自主盈虧,所以的價格會下調,用來吸引游客購買。 鼓勵與支持民營資本進入航空領域,是中國民航最深刻的市場化改革舉措之一。2004年5月26日,奧凱航空獲得國家民航總局的籌建許可,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2005年2月25日,奧凱航空引進第一架飛機波音737-900飛機。2005年3月11日,奧凱航空在天津成功首航天津—長沙—昆明,開啟中國民營航空時代。 2018年1月19日起,新修訂的《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正式施行,放寬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國有或國有控股要求,允許國有相對控股。被決策層視作混改重點領域的民航業,開始擁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
在當今社會,隨著金融... <詳情>
探秘全能藝人吉杰:從... <詳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