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什么要登高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采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登高辭青 重陽節還是大自然中的節氣之一,所以登高還有辭青的說法。重陽為秋節,節后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關于重陽節登高的古詩精選《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九日登高 》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唐/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唐/韋莊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
在數字化時代,聊天軟... <詳情>
揭秘!一條煙究竟是1... <詳情>
拔作是什么意思?什么... <詳情>